【16】韩觊妻于氏,父实,周大左辅。于氏年十四适于觊,虽生长膏腴,家门鼎贵,而动遵礼度,躬自俭约,宗党敬之。年十八,觊从军没,于氏哀毁骨立,恸感动路。每朝夕奠祭,皆手自捧持。及免丧,其父以其幼少无子,欲嫁之,誓不许。遂以夫孽子世隆为嗣,身自抚育,爱同己生,训导有方,卒能成立。自孀居以后,唯时或归宁。至于亲族之家,绝不往来。有尊亲就省谒者,送迎皆不出户庭。蔬食布衣,不听声乐,以此终身。隋文帝闻而嘉叹,下诏褒美,表其门闾,长安中号为“节妇闾”。
韩觊的妻子于氏,她的父亲于实是北周大左辅。于氏十四岁的时候就嫁给了韩觊,她虽然生长在富贵人家,但却知礼识节,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,宗族和乡里的人都很敬重她。她十八岁的时候,韩觊当兵而死,于氏悲伤过度,骨瘦如柴,她的哀痛足以让路人感动。朝夕祭奠丈夫的时候,她都是用手亲自捧着供品。服丧期满后,她父亲可怜她年轻没有孩子,想让她改嫁,但她坚决不答应。她将丈夫的庶子世隆当作自己的孩子来抚养,慈爱他如同自己亲生的一样,而且教育有方,最终把这个孩子培养成人。自从守寡之后,每逢过节,她才回娘家看看父母,至于其他亲戚,她一概不与他们往来。有长辈和亲戚来看望她,她迎客送客从来都不出大门。平时吃粗茶淡饭,穿粗布衣服,从不听声乐,一直到死。隋文帝听说后,对她非常赞叹,并下诏褒奖她,旌表在长安城中她所居住的里巷为“节妇闾”。
【17】周虢州司户王凝妻李氏,家青齐之间。凝卒于官,家素贫,一子尚幼。李氏携其子,负其遗骸以归。东过开封,止旅舍,主人见其妇人独携一子而疑之,不许其宿。李氏顾天已暮,不肯去。主人牵其臂而出之。李氏仰天恸曰:“我为妇人,不能守节,而此手为人执耶!不可以一手并污吾身。”即引斧自断其臂。路人见者,环聚而嗟之,或为之泣下。开封尹闻之,白其事于朝官,为赐药封疮,恤李氏而笞其主人。若此,可谓能清洁矣。
后周虢州司户王凝的妻子李氏,家住在青齐一带。王凝在官署去世,家里很贫穷,有一个很小的孩子。李氏带着孩子,去收拾丈夫的遗骨回家。往东走路过开封的时候,她想找一个旅馆住下。店主人看见她独自一人领着一个孩子,有些怀疑她,不让她住宿。李氏看天已经黑了,就不肯离去。店主人抓住她的手臂将她拉了出去。李氏仰天痛哭道:“我作为妇人,却不能保守节操,竟然让这只手被别人抓过了,我不能再让这只手来玷污我的全身。”于是她用斧子砍断了自己的手臂。过路的人都围过来看,而且为之叹息,有的还流下了泪。开封府尹听说了这件事,便禀报了朝廷,并给李氏送来了药,为她包扎伤口,安抚李氏,鞭打旅馆主人。像她这样,可以说是能够保持清白和贞洁了。
这种为了所谓的清名、名节,而残害自己的身体的做法,真的是贻害传统的中国妇女。若是大义,自当赴死,像这种被店家碰了手臂,就要砍掉自己的臂膀的行为,太过极端,况且还有幼儿在旁,不足取也。
妻下
【1】《礼》,自天子至于命士,媵妾皆有数,惟庶人无之,谓之匹夫匹妇。是故《关雎》美后妃,乐得淑女以配君子,慕窈窕,思贤才,而无伤淫之心。至于《樛木》《螽斯》《桃夭》《芣莒》《小星》,皆美其无妒忌之行。文母十子,众妾百斯男,此周之所以兴也。诗人美之。然则妇人之美,无如不妒矣。
在《礼记》里,从天子到有官位和爵位的人,纳妾的多少都是有规定的,惟独平民百姓没有规定,称为匹夫匹妇。所以《诗经·关雎》里面赞美后妃之德,歌颂淑女许配有德君子,整篇诗篇讲的是爱慕窈窕女子,思念有才德的男子,一点没有淫荡的意思。至于《樛木》《螽斯》《桃夭》《芣莒》《小星》等篇,都是赞美有德女子没有嫉妒的行为。周文王的母亲生了十个儿子,而众妾所生的儿子大概有上百人之多,这正是周所以兴旺发达的原因,所以诗人赞美这件事。这样说来,妇人最大的美德就是不嫉妒。
【2】晋赵衰从晋文公在狄,取狄女叔隗,生盾。文公返国,以女赵姬妻衰,生原同、屏括、楼婴。赵姬请逆盾与其母。衰辞而不敢。姬曰:“不可。得宠而忘旧,不义;好新而慢故,无恩;与人勤于隘阨,富贵而不顾,无礼。弃此三者,何以使人?必逆叔隗!”及盾来,姬以盾为才,固请于公,以为嫡子,而使其三子下之;以叔隗为内子,而己下之。
晋国的赵衰跟随晋文公逃亡到狄国,娶了狄国的女子叔隗为妻,生了赵盾。晋文公返回晋国后,就把自己的女儿赵姬嫁给了赵衰,并生了原同、屏括和楼婴。赵姬让赵衰把赵盾和他的母亲迎接到晋国来。赵衰没敢答应。赵姬说:“不把他们接回来是错误的。得新宠而忘旧人,不是仁义的行为;喜新而厌旧,没有恩情;与人共度艰难岁月,自己富贵之后就不去理她,不合礼法。忘记这三点,你还怎么去说服别人呢?所以你一定要将叔隗接过来。”等到赵盾来了,赵姬认为赵盾很有才华,就坚决要求赵衰将赵盾立为嫡子,而将自己的三个儿子排在赵盾的后面,并以叔隗为赵衰的正妻,自己排在她的后边。